[胰島素阻抗到底是什麼?]
最近因為疫情降級的關係
門診病人開始慢慢都回來了
其中有一些新的面孔
是來尋求減重方面的諮詢
我習慣會先做胰島素阻抗的評估
有些個案是看過書才來的
不過也有個案沒聽過胰島素阻抗
因次,我今天再來簡單說一次
『什麼是胰島素阻抗?』
『為何要知道自己有沒有胰島素阻抗?』
屬於胰島素阻抗的肥胖者
常發現有『傾向吃甜食』的習慣
吃甜食時覺得開心、血糖下降又覺得低潮
然後又需要甜點撫慰
緊接著進入一種『嗜甜』的惡性循環
愛吃甜食可能還不夠慘
慘的是他們連減重的效率都可能比一般健康人差
「熱量更容易吸收」、「 運動燃脂率更低」
因此就像溜溜球一樣,進入肥胖的惡性循環
進到這個循環的人
唯有逐漸的改善核心的胰島素阻抗
才可能讓根源的肥胖底子改頭換面
然而,逆轉胰島素阻抗
則必須從原理上去了解,它到底是什麼?
早在1988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對胰島素阻抗定義:
「外源性或內源性胰島素對身體的刺激有不足的現象,
即身體無法有效的利用胰島素,
使得血糖無法進入細胞被利用而滯留在循環中」
這個意思大約是指,血糖進入細胞的門鎖
不知道為什麼壞了,
因此血糖停留在門外
造成血液中的血糖上升
以上是過去對胰島素阻抗的看法
如今,對胰島素看法有新的見解
這個理論叫「溢出現象(Overflow phenomenon)」
我喜歡把胰島素阻抗用較具體的情境來解釋
我們把「血糖」想像成「水」
把「杯子」想像成「細胞」
所謂的胰島素阻抗溢出現象
可以想像成持續地倒水進入杯子內
然而太多的水倒入,但杯子尺寸有限
於是多餘的水滿了出來。
滿出來的水就進到我們的外在空間
「外在空間」就是「血管」。
所以當大量的水(血糖)倒進杯子(細胞)
杯子(細胞)承載不了更多的水(血糖)時
水會溢出杯子外,此時水就會開始在杯子外空間累積
因此血液中的血糖開始上升
在上述理論基礎下
我們可以藉由三種生活及飲食改變,
嘗試著改變胰島素阻抗體質:
一、間斷飲食:目前最夯的是16:8飲食
二、間斷飲食中,進食時間內『不』少量多餐
三、微低碳211餐盤:若整體餐盤算四份,兩份蔬菜、一份澱粉、一份蛋白質(油質均勻灑在四份上)
以上理論,其實嚴格上只能算是一部分胰島素阻抗的原因
另一部分原因,與身體發炎脫離不了關係
然而這個部分,狀況又更加複雜
但我個人覺得不用太緊張,依照自身門診經驗
往往徹底執行上述三項,其實就能發揮一定程度效果
#胰島素阻抗
#其實你胖得很冤枉